阅读历史 |

两百一十八章 开挂(2 / 3)

加入书签

每联不限字数。

同时官韵有疑混的,允上请。诗中字体与声韵相同者,也可以酌情使用。

这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然。宋朝科举对卷面分有着异常严苛的要求。

考官对一张卷子评分是以点抹评判的。

具体标准是三点当一抹,一抹降一等。

就拿涂抹字迹而论。

涂抹五字为一点,十五字为一抹。

也就是一张卷子涂抹十五字就要降一等。五个字就要记一点。

换句话保持卷面分一点不被扣,必须控制错字在五个字以内。

所以考生每下笔前,都必须想清楚了再写。

除此之外还有不考式十五条。

所谓不考式十五条就是出现一个错处,直接判为不合格,连点抹判等都不必了。

具体有十五处。

没达到最少字数。

不识题。

诗赋落韵。

用韵处少字。

诗失平仄。

诗全用古人一联。

不写题目。

犯庙讳。

诗两韵前不见题意等等。

还有用抹式十二等,也就是遇到此情况成绩降一等。

误用事。

连脱三字。

写错题目。

诗赋不对。

小赋四句不见题意。

诗用隔句对。

策论古今文字十句以上等等。

基本犯了一条,除非文章特别出众,就与落榜差不多了。

至于点式只有四条。

借用字。

诗赋脱一字。

诗赋偏枯。

诗重叠用字。

在竞争激烈的寒门太学生考试中,只要点式有一处,除了文章有过人之处,基本就挂了,更不用说抹式了。

有这么多限制在,章越在考试中首先要保证不出错,下一步才能考虑是否出众。

章越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诗赋。

之前与策论经义比起来诗赋就是个弟弟。经过两年太学磨练,章越已是大有长进。

如今考场之内,众人都如章越般已将经义题写完,之后众人则于房内沉思如何展开诗赋策论。

章越也于房内踱步思考,渴了喝些汤饮,饿了吃些糕点,不知不觉间月已登上了开宝寺铁塔。

这时候章越听隔壁考房考生唤道:“端公,可有热乎吃食?”

端公骂道:“有屎热乎着,食乎?”

考生笑道:“哪里的话,就图一口热汤饭,我出一贯钱。”

章越听了心底一动,考场能有一口热汤饭吃实在再好不过了。

公人道:“有是有,不过是自个的吃食,卖了你,我吃什么。”

考生喜道:“我这还有些糕饼,端公若不嫌弃拿去就是。”

公人点点头道:“等着。”

不久公人就给端来一碗冒着热气的汤面从格子窗里递了进去。

章越的考房就在此人隔壁,就听着此人如同猪吃糠般,呼噜呼噜地将一碗面吃得贼响。

一碗清汤寡水的素汤面,竟被此人吃出了满汉全席的滋味来,这对章越而言实在是一等折磨。

其余众考生不由意动,有几个家有千金,行止由心的考生出声问道:“端公还有无热汤面。”

另有一人问道:“端公,端公,有无酒来?”

章越听居然有人要酒,还有如此奇怪需求。

不过公人提了一个酒葫芦来,至于考生的其他请求,这几个公人也一一满足了。

章越不由感叹,咱大宋朝真是有钱人的世界,壕无人性啊。只要兜里有钱,考场上都能给你整出这么多花来。

章越甚至怀疑钱够的话,妹子都能给你叫来两个。

不过若舍不得钱,就只能如章越这般,别人吃面,你闻味。

章越看着铁塔上的明月,不知为何觉得这一幕分外有着充满古趣的意境。

他一面看着塔上的明月,一面剥了鸡蛋吃了两个,陡然困意袭来,先不管其他先睡一觉再说。

于是章越连烛也不点了,合衣躺在床上。

章越进入了梦乡,但见考试的题目一下子排列在梦中的世界上。顿时无数的文字闪烁着金光,在天边涌动,犹如潮汐般漫卷而来。

章越就如此抱着膝盖,依在一颗大树下,看着文字在眼前流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