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六章 至少搞一个月吧!(1 / 2)

加入书签

随着周瑞的回归,“四象”项目组正式开动。

所有人刚过完年,都牟足了劲想要大展宏图,尤其是新加入的七人,在签署了保密协议,得知项目组的研究方向是“超材料”,并且已经有了一块成品之后,别提有多激动了。

这可是全球第一块成品超材料。

虽然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都有所树建,但比起“全球领先”“全球最前沿”这样的字眼,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或者说这样的字眼,很难出现在国内的科研项目上。

一次意外的机会,能进入这样的项目组,对于科研人员而言,就和中了彩票一样。

牟老更是一整个春节都没闲着,他为了能够最后发挥自己一把老骨头的作用,寒假期间疯狂补刷论文,弥补这两年离开实际科研工作拉下的进度,全球各个国家相关的公开论文,都被他刷了一个遍,甚至二刷三刷。

他已经打定主意,这次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圆了自己几十年的梦。

在牟仲义的预计里,这可能是他最后参与的一个科研项目了。

同时,由于项目领域的特殊性,虽然还没有真的走向军工,学校层面的保密工作已经开始了。

复大作为国内的百年名校,涉及到的保密项目并不少,大致分为两个级别,分别为国家级保密和校管保密。

国家级保密还需要上级研判,目前进度因为春节略微卡顿,但校管保密的工作已经开始介入。

所有人签署的保密协议就是其一,学校还安排了校保密科人员协助,还没到专人24h入驻蹲守的程度,但日常的实验记录、出入记录、硬件网络限制等,都属于需要保密管理的范畴。

开工第一天,项目组聚集在一起,周瑞还组织了一次会议,抓着机会演讲了一番,效果只能说一般般吧。

一来组里不少人年纪都不小了,“学生”的身份逐渐淡化,周瑞的话里的“含魔量”减少了很多,二来虽然都是挑出来的,好相处的性格,但周瑞还需要一点时间来塑造威信。

不过依旧给周瑞混了3点【演讲】经验。

以后项目组每周都有例会,交流进展和总结,周瑞准备时不时讲两句,算是积少成多吧。

他终究成了前世自己最讨厌的一类人:例会没什么屁事还非要讲两句。

嗯.华文传媒那边也可以经常去去,刷点【演讲】经验,那边的人听课态度更好,估计讲两小时都不会不耐烦。

哎?这好像是个好办法,集中搞一下,可能几天词条就刷满了!

周瑞默默记在了心里。

回沪上后,前三天几乎一眨眼就过去了,周瑞也逐渐从春节的休闲状态中抽离出来,重新埋首实验室。

中间,周瑞和赵院长碰了一次,确认了一下关于成果转化的事情,早做准备。

毕竟他知道“复现”可是很快很快的

赵院长在办公室接待了周瑞,其实周瑞不来找他,他也每天在关注“四象”项目组的进展。

听闻了周瑞的来意,赵院长心想小周还是年轻啊.科研可急不得。

目前四象结构虽然有一块意外产物,但距离有确定的成果,中间还有不少路要走,不然学校也不会这么大投入,又是买设备又是调人。

他觉得周瑞本科毕业前,“四象”能有成果就已经算快的了,成果转化的事情,到那时再想都来得及。

只要他还坐在这个位置上.不,只要复大还没有堕落,承诺过的事情就不会变。

但只有周瑞知道,项目进度会很快,快到超过所有人预计,所以有些事情要未雨绸缪,不然等介入的层级越来越高,事情会变得麻烦起来。

最后的结论是,日后“四象”材料的成果,会成为周瑞个人和复大学校的共同成果,具体比例,根据项目组消耗的资金数量而定。

这里面门道很多,科研成果又分为“职务成果”和“非职务成果”,但具体判定上又有很多“人为”空间,比如是否在执行工作任务时间内,是否有合同,是否使用了复大的实验设备,具体规则很复杂,不再赘述。

总之,小气的单位可以和你扯皮十几年,甚至直接踢走,大度的单位则抬抬手让你过了,还送一句祝福给一份支持。

复大这边就很大度,没有和周瑞扯皮抠字眼,摆条例,直接按照“非职务成果”论,和周瑞一起合作开发,这也是赵院长的承诺。

就像之前说过的,复大在乎的不是什么股权.利润,在乎的是科学城堡上的新旗帜,是在科研界增添新勋章。

说出去,全球第一片超材料是复大研发的,复大超材料研究领先世界,随便一句话,都比什么“利润”重要。

倒贴钱复大也愿意啊!

当然,该有的一部分,还是要有的,不然账面不合规。

复大是真金白银,砸人砸钱在搞,光这么些个设备,这么多博士、教授的人力成本,以及项目组的运营经费,材料费用,复大已经砸进去了几百万,并且每年还需要近百万维持。

拖得越久,复大投入越多,就理应占据越多的权益,如果按照赵院长的预估两三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出成果,最后学校和周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