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威天龙!(1 / 2)

加入书签

周瑞没有直接提喷油嘴的事情,因为那个东西外面是看不到的,但扇叶却可以,如果扇叶的问题被证实,里面的喷油嘴也可以顺理成章的被发现。

而周瑞的话,蓉飞会重视么?

那是相当的重视!

且不说周瑞荣升“王德级”工艺能手后,对整个原型机的参与度极高,几乎每个分区都有周瑞的影子。

单说周瑞的神奇程度,他放个屁,整个原型机组也得揣摩揣摩。

毕竟周瑞已经创造了太多奇迹。

小周说了,高压涡轮第六组第三叶片有些不协调,那就检查一下呗,也没有多麻烦的事情。

结果一查,还真有问题!

用最简单的“磁粉”检测法还没检测出来,最后用“热磁检测法”,果然查出了叶片内部有极其细微的金属缝隙,麻绳专挑细处断,这会导致叶片强度大受影响。

未来随着这个叶片的损伤增加,可能一般的工程师也能发现情况及时检修,但周瑞这一手“直觉操作”,也确实牛逼。

更换第六组叶片的时候,周瑞全程围观,也终于暴露了真正的目的,指着里面的露出一角的喷油嘴说道:“我感觉这几个喷油嘴,是不是口径有误差啊?”

旁边的工程师推着眼镜看了半晌,可惜这完全不是肉眼可以发现的东西。

周瑞在精度上的信服力更强,大家都觉得有必要拆下来检测一番,但和涡轮叶片不同,这部分是老毛子严令禁止自行检修的,属于核心燃烧室部件。

蓉飞给老毛子去了一份电讯,结果对方傲慢的回应:土星公司的技术全球领先,工艺绝对不会出问题,你们不懂就别瞎搞,搞坏了责任在你们。

蓉飞上下开了一个会,最后还是决定以原型机效能为重,拆下来检测一番。

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做,因为现阶段还甩不开老毛子,拆下来检测,意味着这台价值上千万的航空发动机,以后就脱离了对方公司的维修体系。

国内还没有掌握全部维修技术,所以几百小时后,可能就会报废了。

周瑞三句话,蓉飞为他花了上千万。

而最后周瑞的神奇再一次被验证。

“日你个先人板板!28个喷嘴!有6个口径偏小,这帮人不是欺负人么?!”

“现在怎么办?”

“要么自己改,要么自己造,要么从存货发动机上拆下来,不过那样的话,又要费一个发动机”

憋屈,委屈,无奈

然而事情比他们想象的顺利,兔子也不是几十年前的兔子了。

事情被上报到了总装部,总装非常重视,一个电话打给了大毛。

然后一批工艺合格的零部件,就老老实实坐着飞机飞来了,总计耗时不超过4时。

时代变了,以前只能吃个暗亏的事情,现在可以让对面吃个耳光。

老毛子要求着国家的事情太多了。

具体上面怎么解决的,靠什么拿捏的,周瑞他们就不清楚了,但得到了全新的零件,甚至连“不允许私自改装维修”的要求对方都没提,原型机组迅速完成了零件更换。

原本最早完成的发动机组,成为了最晚完工的一个。

至此,共和国的第一架五代原型机,歼20,终于组装完毕。

进入了试飞阶段。

————————

五月十二日,一个平平无奇的周三。

今天是一个独特的日子,天公作美,万里无云,阳光明媚。

从昨天起,神秘的919厂,就陆续迎来了一批更加神秘的客人。

整个919厂的保密戒备措施,也达到了最高级别,周边区域全部设卡戒严,几十公里外的高速都封路了,还有路警全程巡游,以防有什么拿着相机的国际驴友。

周边航线也全部肃清,蓉城双流机场部分航班不得不调整时间延误,引来了不少旅客的不满。

当然也有本地人表示很淡定。

“蓉飞就在蓉城,调整航班很常见的事情。”

“估计有什么飞行任务。”

“急莫得用,要支持!”

919厂后方的自建机场里,跑道边的塔台上,此时站满了人,一众高级将领,重要专家纷纷聚集。

他们有空军的,有海军的,有总装的,有蓉飞好兄弟“盛飞”的,将军、院士在这里一抓一大把,而他们都翘首以盼,望着仓库紧闭的大门。

杨如彬左右望了望,拉住一人询问道:“周瑞呢?他不是应该也来塔台这边?”

那人道:“周工选择在厂房观看试飞,可能涉及到最后调试什么的。”

杨如彬脑子有点没转过来.怎么变成周工了.

我给伱们请来的不是科学家么?

林广荣笑呵呵的走过来:“如彬,小周这几个月可是大放异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厂里的人都周工、周工的叫着,以示尊重。”

杨如彬眼睛一亮:“你和我说说,怎么个故事?”

且不提塔台这边的事情,03厂房内,歼20的原型机停在了库门前,一众原型机组的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检查。

散发着迷人金属色泽,全身没有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