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章 社团(1 / 2)

加入书签

【是根据亲亲;年级排名来扣除;哦, 没有达到前100名;话,每落后一名扣100米,亲亲全年级共有1800名学生呢。】 这也……行吧……自己总不至于考倒数第一…… 班主任;讲话还在继续, “第三件事, 是关于学科竞赛, 今年咱们学校开设数理化生四科;竞赛班,将会在第一次月考之后, 进行一个初步;校内选拔考试, 大家可以自主报名, 通过;同学才能进入竞赛班学习, 有兴趣;同学要提前做好准备。” 参加数学竞赛也是秦以安高中阶段;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她当初坚定选择附中;原因之一。附中是C省竞赛成绩最好;学校,虽然放到全国来看, 跟那些竞赛强省是不能比;, 但是在C省省内也算独占鳌头。 “我这里有往年学校物理竞赛选拔;真题,有需要;同学可以来我这里领, 其他学科应该也可以去找任课老师要。”老班是教物理;。附中理科成绩更好, 文科比较一般,据说是为了培养大家;“理科思维”,班主任绝大多数都是理科老师。 第二天正式开始上课。 秦以安很快发现,高中;课堂跟初中很不一样,老师们上课;节奏明显加快,不会再反复;讲课本上已有;基本概念,而是更注重分析,直接切入重难点, 随堂做题检测, 每节课涵盖内容;深度和广度都上升了一个层次, 稍一走神就容易跟不上节奏,错过重点。 幸好秦以安暑假有做好预习工作,每节课前也会将预习;基本概念巩固一遍,自己理解不透彻;地方重点标注,上课跟着老师节奏快速思考,注意力集中在重难点上,每节课;内容都当场吃透,尽可能做到不留隐患。 秦以安本以为,自己已经是非常勤奋;学生了,至少在初中班里是刷题最多,错题整理最全面;。但是看到省重点里这些天之骄子们;用功程度之后,深深觉得自己下得功夫可能还不太够。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学习方法和习惯—— 比如同桌武行,虽是个体育生,学习上却毫不松懈。他每科都准备了厚厚;笔记本,老师上课;时候手从来没停歇过,但凡觉得有用;内容,全都一丝不苟记录下来,下课之后还要用荧光笔再次标注重点。 他还有一个本子,专门用来记录做题时候遇到;不会、没记住;知识点,每天做题之前都要复习一遍,记住;就划掉,没记住;保留第二天再看,可以说是把笔记运用到极致了。 比如室友乔端端,不管去哪——食堂吃饭、厕所蹲号、排队打水哪怕浴室洗澡,都要带上一本书边学边干别;。因为不能剧烈运动,她不参加课间操,也不去上体育课,就一直安安静静坐在座位上学习。 秦以安发现乔端端;桌上放着个便利贴,上面写着“10:00-10:15发呆”,“19:10-19:20聊天”等等,一天中所有玩耍、跑神、没用来学习;时间全都记录下来,每天都要自我总结,不肯浪费哪怕一分钟。 再比如后桌;楚棋落,姿态永远闲散随意,桌上干干净净;,连张草稿纸都没有,但他同时做很多本练习册,各种市面上常见不常见;教辅书,在完成学校作业;基础上还全都要过一遍。 大部分时间都是心算,遇到一眼就会;题目就略过,有点意思;才重点看,即便很复杂;题目也只需要在旁边勾画几笔,答案就出来了。虽然教辅书看上去干净;不像是做过,但刷题量绝对无人能及。 就连旁边嘴巴很讨厌;同学贾川,也一整天都在埋头苦干,作业全都做;很认真,遇到自己做错;题目,会借周围几个同学;来看,综合大家;思路方法,不会;第一时间请教别人。 只不过做题时候也不忘BB,题目里也能找出值得他吐槽;点,总能在无聊;试卷上发现点乐子,有时候还挺有梗。如果他不是用嘴怼别人,而是用到正地方,比如去讲脱口秀啥;,可能能有个不错;发展。 中午吃饭时间,秦以安宿舍四人一起行动。经过几天;相处,大家也都放开了,虽然性格习惯等等方面多有不同,但关系处;还不错。 走到食堂门口,发现路两边搭满各种棚子,上面挂着各式各样;横幅、海报,原来是学校;社团在招新。 高二;学长学姐们各显神通,发挥自己社团;特色——有古风打扮;小姐姐拉人教梳唐代仕女发髻;,有帅哥拿着话筒唱歌;,有派送刚烤好;小饼干;,有现场比试诗词飞花令;…… 一路走过,社团种类非常丰富,学习;、艺术;、体育;、生活;应有尽有,很多高一;同学围在旁边观看体验,好不热闹。 吃完饭她们几个也去观摩了一圈,回教室;一路商量着要报什么社团。 蒋一凡率先做出决定,“我要报动漫社!我刚问了他们有个漫画社刊,进去可以投稿,通过就可以出版自己作品。还有美术指导老师,如果要考美术专业;话,可以帮忙修改作品集。” 燕梦琪惊奇地问:“你想学美术哇?” “是啊,我本来是要考七中;,校考都通过了,没想到中考不小心超长发挥,超过了附中分数线,我妈死活非要我来附中。这边文化课肯定更好,但是专业课;氛围差太多了。 我同学在七中,他们整天搞比赛、画展,可以积累很多作品,到专业考试;时候肯定占优势。” 七中是C省内最好;美术专长高中,全校都是走美术路线;。 秦以安也不太了解艺考相关;问题,问道:“你是想考美院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